广东自然资源实践 强化“一网统管”,服务再升级-比较正规的买球软件
【编者按】2021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东省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打造理念先进、管理科学、平战结合、全省一体的‘一网统管’体系,提升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落实到自然资源领域,“一网统管”如何体现?对于信息化支撑单位又如何助力用户实现业务变革?本期为您解答。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升省域治理“一网统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武大吉奥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与技术优势,通过“数据驱动”、“统一入口”、“汇聚服务”,为广东省落实“一网统管”行动计划提供坚实的业务和技术支撑,助力广东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数据驱动
夯实省域治理“基底”
为切实解决数据孤岛难题,推进数据有序高效流通,武大吉奥在广东省自然资源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基础上,构建多维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打造全面完善的业务态势感知体系,形成数据动态管理、信息智能提取机制,提供全域全要素的自然资源数据服务;通过高效汇聚土地、矿产、海域等自然资源数据,构建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为业务申办信息、审批过程信息、审批结果信息实时流转提供“高速立交枢纽”,有效促进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在此基础上,统一管理业务指标、事项目录、审查规则,支撑业务全省贯通。同时,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等数字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自然资源业务高效协同,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助力省域治理“一网统管”。
统一入口
推进多项服务“通办”
为积极贯彻落实数字政府改革有关部署及自然资源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工作要求,围绕广东省自然资源重大改革任务和自然资源厅内重点工作部署,全面升级土地管理与决策支持应用,以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为统一的办件申请入口,通过以“减”促“简”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全省通办。通过建立数据交换的互信供认机制,打造“互联网 ”政务服务能力,助力便民利企,实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自然资源事项审批的“一网通办”。
汇聚服务
赋能“地矿海”阳光审批
为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简政放权,配合广东省自然资源“阳光用地”、“阳光用矿”、“阳光用海”改革创新,武大吉奥构建了“以图驱动”的“地矿海”多位一体信息化建设模式,聚力支撑用地、用矿、用海在线办理,强化业务监管支撑能力,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
01 横向到边,支撑土地业务全省贯通
在“阳光用地”方面,通过系统化指标管理体系,落实建设用地审批业务中可量化的管理指标;基于一套地理空间数据,支撑省市县“以图管地”;通过一套行政规则支撑智能联动审批,打造“纵向到底”的业务审批新模式,助推土地业务事项全省贯通。目前,已涵盖国土空间规划配置、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等10余项相关业务,形成“横向到边”的业务管理全覆盖。
02 以图管矿,支撑矿政业务全面落地
在“阳光用矿”方面,通过集成矿产资源规划、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上表矿区、矿业权等各类空间与属性数据,形成全省统一、权威的数据支撑;通过多类压占分析、规则审查、事项信息全链条回溯,实现“以图管矿”、矿业权全生命周期管理;接入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与管理平台提供的公共支撑能力,实现矿业权电子证照核发,助力矿政业务全省贯通、“阳光用矿”全面落地。
03 模式创新,赋能海域管理创新发展
在“阳光用海”方面,支撑海域使用权审核审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网上审批、“以图管海”,支持“直接受理”和“属地受理,逐级审查”两种业务模式,建立责权分明、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审批体系,形成省市县之间系统互联互通、联动审批的业务管理能力,支撑海域管理全省贯通,助力“阳光用海”工作有序推进。
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是新时期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过去的一年中,武大吉奥肩负信任,锐意进取服务转型,为“一网统管”计划落实打下坚实基础。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勇担重任、砥砺前行,耕耘于广东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沃土之中,为广东自然资源“双高”示范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