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③:用途管制应用智治-比较正规的买球软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整体格局、规范开发秩序、提升开发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平衡自然资源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调控工具。2022年10月2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部署开展全国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全面建设用途管制监管系统,促进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并明确了具体建设任务和时间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加快推进用途管制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工作面临的一项主要课题。本文将介绍我司用途管制应用体系比较正规的买球软件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广东省、黑龙江省、南京市、沈阳市的实践案例。
建设思路
用途管制应用智治体系建设以业务标准化治理和数据规范化治理为基础,聚焦服务企业公众办事、服务业务协同审批、服务业务监督监管等相关需求,按照“办好一件事”、“管好一块地”、“态势一屏管”的思路,通过构建开发流水线和低代码平台,综合运用知识图谱、规则引擎、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建设用途管制应用智治体系,推进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实践。
1 便民利企,办好“一件事”
为解决建设用地单位在选址前期反复提交材料、业务受理续办效率低等现实问题,基于互联网 政务服务模式提供一网咨询、一码办理、一照共享、一链认证服务,支持对项目拟选址范围是否占用规划控制线,是否符合用地准入条件,是否涉及争议地,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等问题进行用地检测分析、在线生成报告;支持企业公众和业务窗口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实现智能识别、业务续办、证照复用、材料减免、进度查询,让用地单位“少跑腿、在线办”。
2 智能审查,管好“一块地”
面向用途管制业务链条长、涉及处室多、管制规则细和空间管控属性强等实际需求,提供一码关联、知识引导、协同交圈、智能核验等功能服务,实现项目、地块、指标、档案的“一棵树”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用途管制专题知识库、规则库和模型库,智能推送政策法规和典型案例;精准约束计划指标下达使用管理,按需组装当前业务指标逻辑关系和底图底数、保护退让和设施避让等管控规则,同时提供二三维一体化图文联动审查,保障业务审批规范、精准和高效。
3 动态监测,态势“一屏管”
为强化用途管制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通过从全域、全要素、全流程的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聚焦守底线、提质量、促发展、挖潜力、推共享等专题场景,从全域方面提供各类国土空间变化态势,全要素方面动态监测各类资源要素用途转用情况,全流程方面对各业务审批许可涉及的核验状态、指标结果和项目进度等进行监督考核与反馈纠错,为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决策依据。
典型案例
1 广东省
为深化广东省“数字政府”和自然资源“放管服”改革,广东省按照“数据驱动、以图管地”的理念,建设了统一底板数据、统一业务规则、统一分析能力、统一业务流程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和政务管理与决策支撑体系,实现了以图驱动、同数同源、业务协同和联动更新,全面支撑了用地、用海、用矿的一体化审批与管理决策。
2
为持续优化省域营商环境,落实“数字龙江”的总体建设要求,在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 ”自然资源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涵盖用地用矿审批、调规批供用补查全流程管理和监测监管等应用,实现了自然资源政务审批事项的“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与业务审批效能,有效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3 南京市
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基于“四统一”要求,深入开展用途管制业务标准化和数据规范化治理,完善了互联网 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通过优化用途管制数字化审查规则,建立了业务管控指标智能提取、三维数字审查模式,实现了智能审图、指标自动预警,同时构建了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全流程监管应用。
4 沈阳市
为全面落实“数治自然资源、服务幸福沈阳”的总体目标,在自然资源治理与监督“两体系”的框架下,按照“六统一”建设思路,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深入推进多测合一打通了从项目前期策划、选址预审、用地报批、规划许可、乡村许可到竣工核实全环节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用途管制审批的全流程管理和全链条协同,全面提升了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水平。
围绕实现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吉奥将按照业务治理标准化、数据治理规范化、应用智治一体化的建设路径,持续开展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和技术融合探索实践,推动用途管制规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实现空间治理高效、营商环境优化、发展质量提升贡献力量。